《藥師經》:「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

  《水懺.卷下》:「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眾僧難值;信心難生;六根難具;善友難得。」

  《大莊嚴論經》:「人身難得,佛法難值,諸根難具,信心難生,此一一事皆難值遇,譬如盲龜值浮木孔。」

  《優婆塞戒經》:「人身難得,雖得人身,難具諸根。雖具諸根,難得正見。雖具正見,難得信心。雖得信心,難遇善友。雖遇善友,難聞正法。雖聞正法,難得受持。」

  《佛說華手經.卷六 》:「舍利弗,世有四事為最難得。何謂為四:得人身難,生中國難,信佛法難,既信解已能問所應是為甚難。」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二》:「又彼人身,極為難得。譬如盲龜,遇浮木孔。勤脩十善,求離苦際。縱得人身,不生中國,諸根不具,或於佛法,心不愛樂,或復生彼無佛世界,或由惡業,受瘖啞報,口不能宣諸佛正法,於佛功德,不能了知。」


  於無量諸經中,佛陀不斷的教導著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遇」。

  人身的難能可貴,在於道業上,比其他五道的眾生容易成就。何以故?三惡趣太苦,如此眾生求暫停苦一念不得,故不能暫念一佛名號。所以下三道眾生不易修行。人天雖然長壽安樂,但也因為安樂,而不能有出世心,對於不易發苦修苦證的增上心,也因為長壽,而起不能精進勇猛之行。

  人道眾生,苦樂參半,現世得何果,來世向何去,全看自已如何修,如何行。

  另外人身更有三事,連諸天也沒有的。此三事為:、憶念、梵行、勤勇。《長阿含經.卷二十.世紀經》:「佛告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貝*貝/隹)尼人,何等為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大毗婆沙論》:「三事人勝諸天:能勇猛,諸天耽嗜欲樂,不復進修;是人雖不見當來之果,而能修諸苦行,精進不怠,是能勇猛勝諸天。能憶念,諸天耽嗜欲樂,慧性常惛,是人能憶記曩久所作所說之事,了了分明,悉無忘失,是能憶念勝諸天也。能梵行,梵者,淨也。諸天耽嗜欲樂,不復增修善業;是人初發心時,能種殊勝善根,愛持戒律,行業清淨,是能梵行勝諸天也。」

  人們在世總是希望欽羨天界的種種安樂,多數的宗教也都以天為皈依處,如古印度外道婆羅門祭祀梵天,耶教上帝的子民於末日得入天國。

  佛陀雖鼓勵佛子勤修人天善法,但也說人身的殊勝更勝於諸天。《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雲何得生善處?雲何快得善利?雲何安處善業?』世尊告曰:『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得善利者生正見家,與善知識從事,於如來法中得信根……。』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人為天善處,良友為善利,出家為善業,有漏盡無漏。』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由此可見佛陀是以人身的菩提心易發,勇猛心易持;增上心易發,精進心易持的立場,肯定了人身寶貴且無上的價值。

  有如一切賢聖皆由人道勤修而證得。佛陀示八相,以人身而成正等正覺。一切聲聞弟子也均以身生而得證無生法忍阿羅漢。《增一阿含經.卷二八.聽法品》:「世尊告曰:『可用人間之食用飯如來,所以然者,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諸善果故。」《四十華嚴.卷十二》:「如是一切賢聖道果,皆依於人而能修證。」

  是故如今眾等得此人身,應發增上心,應勤懺一切罪,應勤學一切佛法,應勤度一切眾生。切莫自侍盛年,而不努力,當知世界幻化無常,一失人身,萬劫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