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雖直觀而言,其實唯止惡向善。但加以體查,五戒卻含有無限的悲心。所謂悲心,是同情心的延伸,亦是同理心,推已及人,乃至於一切眾生。

  因自已不想被殺,同樣的一切眾生都不想被殺,而因此不忍以一刀一杖更加於一切眾生。

  故在佛典中言,每稱五戒為五大施。施是布施,云何持五持不僅成就尸羅波羅蜜亦成就布施波羅蜜?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是一般物質的捨施,一切金錢乃至醫藥、飲食、臥具等皆可為財布施。法布施的法,是在於離苦得樂的方法還有解脫知見的弘揚,是法布施。無畏布施是安頓眾生恐懼的心,使眾生內心得到安樂。在《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其實不止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一切諸佛菩薩是施無畏者,一切持戒律的佛子皆是施無畏者。

  施眾生無畏,是使眾生免於恐懼的心。因我持戒殺生戒,而不必怕我傷害;因我持盜戒,而不必怕我侵損盜取財物;因為持淫戒,不必怕我淫污他人乃至其眷屬;因我持妄語戒,無須怕我欺騙;因我持飲酒戒,不必怕我飲酒發瘋。故稱五戒為五大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