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的五乘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乘」是交通工具的意思。喻為此在苦海中,乘著般苦的法船,到究境樂涅槃的岸上。

  三乘是出世間法,為斷煩惱以停止輪迴的法門。

  聲聞乘,是聽聞佛陀所說的法聲之義。依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苦、集、滅、道)」而修行,進而以修行四諦斷除生死輪迴的聖人。

  緣覺乘,是以觀察因緣法而成正覺之義。主要是觀「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斷生死。

  聲聞乘證果後,名為阿羅漢。在佛弟子證果時,會宣說偈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自知不受後有。」其主要是說已斷生死輪迴。阿羅漢是梵文,義譯名「無學」。也就是該學的就學會了,已沒有可再學的了。

  緣覺乘成就後,名辟支佛。

  在佛教史上,緣覺乘是少數。佛世時,一切佛弟子皆是聲聞乘,唯有大迦葉是緣覺乘的根器。雖然大迦葉是佛的弟子,但大迦葉曾說,就算佛不出世,他還是可證道。所以一般都將大迦葉列為緣覺乘聖人。

  但不管是聲聞乘的阿羅漢還是緣覺乘辟支佛,在於北傳大乘佛教眼中,只是小乘聖人。而北傳的大乘佛教中較尊崇大乘的菩薩乘。

  大乘和小乘之別再於越大的交通工具,想當然可以載度越多的眾生。小乘(小的交通工具)能負載的,當然就少了。

  然而大乘小乘只是修行方向的不同,大乘重於利人,小乘重於自利。

  一般執持大小乘二邊的佛弟子會互相輕視。

  現今北傳佛教(以印度為中心向北方傳播的佛教)皆為大乘佛法。如中國、西藏、日本等。而台灣承自中國的佛教亦是大乘佛教。

  大乘法(菩薩乘)主張廣度一切眾生,又說要留惑潤生,意思是要把煩惱留著來滋潤輪迴,在六道中度一切眾生。

  但要知眾生造惡業皆由煩惱而起,菩薩乘人若空有悲心,而無法以四諦和緣起的智慧調伏煩惱,是沒辨法度眾生的。一個醫生連自已都醫不好,還救的了多少人呢?

  雖說菩薩要留惑潤生,但凡夫的惑已經多到想斷也斷不了了,那裡還留惑呢?

  北傳佛教中的佛弟子,有很大的悲心,但以四聖諦、緣起法為小乘法,輕視而不肯學之。但釋尊救度眾生是宣說緣起法和四諦來教眾生。現今那些以為四聖諦和緣起法是小乘法而不肯學的人要用什麼化度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