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又稱「佛陀」。「佛陀」是梵文Buddha。意為「覺者」、「覺悟的人」、「覺有情」。佛是人,是有情,但是是已經覺悟的人和有情,而我等凡夫是「迷」。

  佛陀又作「阿耨多羅三貌三佛陀」。梵文為Anuttara Samyak-sam-buddha。意為「無上正等正覺者」。在各經咒中,可常見到譯者直採音譯。如《藥師咒》:「阿囉呵帝 三藐三菩陀耶」《聖無量壽決定光明陀羅尼》:「阿囉呵帝 三藥三不達也」《楞嚴咒》:「南無薩怛他 蘇伽多耶 阿羅呵帝 三藐三菩陀寫」。因譯者不同,音譯後的漢字也不同。但同是尊稱佛「無上正等正覺」的德號。

《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ara-samyak-sambodhi,亦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這裡的無上正覺指的是「智慧」。

佛陀亦十種名號,是讚揚佛的「十種功德」。十號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來十號在諸經中廣泛的出現。《地藏經》:「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藥師經》:「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歹+克)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佛、薄伽梵。』」《佛說大乘無量壽清淨莊嚴平等覺經》:「佛告阿難:『過去不可思議無殃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華經》:「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故佛在說法時,提及他佛名號時,再後亦尊稱讚頌如來十號,表對他佛的尊重和讚嘆。

  如來:意指「如實而來的人」或「由真如而來的人」。《金剛經》:「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真理是如如不動的。如眾生的佛性是本生來俱有的,佛性不從外而來,亦不受外影響而失去。

  應供:盡斷一切煩惱,解脫的聖者,為人作「無上福田」。阿羅漢即以是良福田。佛亦是阿羅漢。在《阿含經》中,尊稱佛陀為「大阿羅漢」。作為人間的福田,受人間供養,另人們在所種下的福田種子,長出福業的果實來。

  正遍知:意譯同「正等正覺者」。佛的知見和智慧,是最圓滿正確的。」

  明行足:明指「智慧」,行是「實踐、體驗」。俱足了智慧和實行覺知的人。

  善逝:意為「好去」。到了樂的涅槃彼岸,而不在此沉淪生死大海。

  世間解:佛不止具足解脫(出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亦具足,以世間慧渡世間人,佛相應不同的世間人根基,而說不同的法與予教化。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調御丈夫:讚佛陀的善教化,善能教調御導眾生的人。

  天人師:為天人和人間的導師。

  佛:「覺者」,能自覺覺他。

  世尊:音譯「婆伽婆」、「婆伽梵」。世間最尊貴的人,為世人所尊崇。

  以此十號彰顯了佛的十種德行。所謂念佛的功德,皆是憶念佛的此十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