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後,第一次的說法被稱為「初轉法輪」。當釋尊成道後,即前往鹿野苑,度佛尚末成道前一起苦行的五比丘。而釋尊最初開示的內容即是「苦、集、滅、道」的「四聖諦」。

  佛陀初成道後即說四聖諦,可見其重要性。一切聲聞皆者以四聖諦而解脫而證入涅槃。

  四諦簡約的說:
  苦:人世間的苦迫現實。
  集:煩惱與從煩惱而來的業力。
  滅:滅除煩惱,不再生起苦果。
  道:透過戒定慧的修行,對治煩惱以通達涅槃的方法。

  再初轉法輪時,佛又以三個層次說四諦。先說明苦的定義:「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再說四諦勸發修學:「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三說釋尊自身證四諦:「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稱為「三轉十二行相」。

  簡單的說,釋尊告訴了我們這世間的種種苦迫的現象(苦),並且說明了為什麼世間會如此苦迫的原因(集),然而是有一個涅槃寂靜的境界(滅),通往這涅槃寂靜的方法就是(道)。

  當然四聖諦的內容博大精深,非本文隻字片言即可道盡。有因緣再他日文章再一一請教十方大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