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說四諦中的「苦諦」。是指出現實眾生的苦迫現象。而並非一味的以洗腦的方式告訴眾生人生是苦。如有此人一輩子都沒有聽過苦諦,但他們已能體悟道人生的困迫、苦痛。表示「苦」的現實,是遍一切眾生,是沒有信仰宗教的分別或因男女老少而有差異。

  苦有「逼迫相」、「不安定相」、「因惱相」、「危機相」。是令不愉快的,厭悟的的。

  佛曾說種種苦的分類,各種苦迫的相貌。但對於人道而言的苦,不出於八類。

  1.所求不得苦:在人世間,名氣、權力、財富、眷屬、地位是共所追求的。但常所求不得,或求得了,也希望永遠不要失去,或得到了,膩了或發生因難反而丟不掉的。
  2.怨憎聚會苦。3.恩愛別離苦:此二苦指的是人眾相處而言,不管在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司的同事、上司、下屬。朋友乃至漠生人。總有很討厭不想見到,可偏偏天天見到,且要共住、共事、共談,厭惡極又無法離開的,真是苦惱極了。反之,有愛的不想分開的,情人希望常相廝守、家人朋友渴望永遠共處一堂,但是人又怎麼都須要生離而分隔兩地,死別而永無見時。而陷於重重回憶中,有人說回憶是美好的,但某種程度上,回憶只是再一次的去想像那些已經失去的人事物,留下的依然是苦惱。
  4.生苦5.老苦6.病苦7.死苦:老病死是人所必有經歷的。生的苦根,因為生而有老病死,所以生也沒有什麼可樂的了。
  8.五蘊苦:五蘊是身心自體,這七苦的產生,總不能脫離五蘊苦而有的。五蘊自身存一切苦痛的癥結,有人五蘊熾盛,那他對苦的感受就特別強烈。有人極其淡薄,再大的事總能一笑至之,那是五蘊的活動狀態不同,對於苦的感受也不一樣。

  以上入八苦是一般眾生較能理解與感觸較深。故五蘊在此並未細說。

  佛有指示由六處取境能生識的苦,亦有六界合和物質的分類。

  綜合以上,即是釋尊所示「苦」是真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