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一般是上座系統的佛教,現今南傳佛教已沒有比丘尼(女眾出家人)的。

  在佛陀初成佛時是沒有度女眾出家的,最後是由於釋尊的姨母愛道與五百釋種求出家,但釋尊拒絕,最後由於阿難的請度,佛才允可。於是有經典論僧團出現尼眾,正法住世減五百年之說等等。

  但仔細研究,釋尊為何不度女眾出家人,可能基於一些更現實的身心條件理由。

  由心理出發而言,女眾具有先天性的母愛,那是最有礙於出離的愛執。

  就生理而言,女眾的起居生活,拖缽,弘化,安居,可能都會有生命上的危險。因出家人有出家人必須過的生活。若比丘尼太美貌於乞食、遊化時都可能遭遇到危險。但身為出家人又絕對不能不乞食拖缽,弘法利生。於是基於種種理由,這必然是釋尊所應三思的問題。

  於是在佛教初期佛制下八敬法,而僧團仍依比丘(男眾出家人)為中心。那基於佛世時比丘的出現畢竟比比丘尼早了二十餘年。所以比丘尼勢必有許多修行法要或生活法規必須向比丘學習。再者,比丘尼在弘化與拖缽等種種對外事務,某種程度上亦須仰賴男眾比丘的保護。那是可以想像的。

  但並非尼眾不如比丘,就覺性而言並無二置。而上述所論的問題在現代社會來看,已不成問題。而正法住世縮短之說更是無稽且直接違反了眾生平等的教理。北傳佛教仍有許多偉大的尼眾出家人。如證嚴上人即是一個當代了不起的比丘尼,所行的悲願已經完全附合人間的菩薩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