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是初期大乘經典《大般若經》中的一分,同《大般若經》所判的性空唯名系的經典。所有般若系的經典,都是在初期大乘間的二百五十年間所集出的。

  《金剛經》初云:「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在此不難看出《金剛經》的釋尊還是人間化的釋尊,延承原始佛教經典的形式,人間化的釋尊有著人生活起居應有的形態,由諸大弟子問法而開示正道,與會大眾也都以四眾弟子為主,連菩薩也不多見。這明顯能以大乘思想初興、連結原始部派經典是的力證。

  再比較《法華經》,雖尚有佛陀諸大弟子與佛問答,但佛在說法前放光現瑞,眾多菩薩海會雲集,他方國土的思想也出現,由他方國土的菩薩來此娑婆世間聞佛說法,他方佛湧多寶佛塔稱歎釋尊宣說妙法蓮華。如此特效般的經典描寫,這些都不是能在原始部派經典中能看到的,這是已經逐漸天化的釋尊。

  佛教的發展越往後,經典中這樣的形式越多。《華嚴經》已有極大的篇幅在描寫種種殊盛場景,中後期如來藏系的《楞嚴經》卷七中的楞嚴咒前段:「爾時,釋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

  大乘經典越往後,天化的佛教,釋尊失去人間性應有的特質,而人間化的諸大弟子與解脫聖人也愈趨矮化,走向完全否定原始佛教,天化佛天化菩薩開始過度的宣揚,明顯已經本末到置。這是現代閱經的佛子不可不知的常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