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是初期大乘的,性空唯名系的經典。其經的內容是為闡明空義,但全經卻不直接說空,而是由空義的另一角度「離相、無住」來說空。

  雖同樣在說明我空法空等深義,但離相無住又是空義的另一面的詮釋,所以《金剛經》還是難懂的,如無著言:「金剛經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世親言:「法門句義及次第,世間不解離明慧。」無著與世親是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的大論師,二位大師是唯識學行家,同以唯識學的角度著作了中觀系的《金剛經義疏》,雖以唯識詮釋中觀《金剛經》是有不夠如實,但多少在學義理上,也是另一番風貌。

  在了解《金剛經》文義,是有其次第性,應先明有了義說與不了義說,二諦中觀世俗諦與第一義諦,能明中觀二諦方能明《金剛經》的文理次第。

  若無有中觀二諦正見,易生離相相與無住相。對於《金剛經》所言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於離相無住生執取,以為真有一法可離相無住,但以般若而言,對於離相無住亦要離,說一切相皆是虛妄而執取《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以第一諦而言,當然「一切相皆是虛妄」。但約世俗諦而言,一切法還是有其相、有其體、有其作、有其力,有緣起輪迴造惑起業,以世間法來看,生死流轉中的善惡苦樂是不可否定的,但這樣的緣起是實有嗎?輪迴是實有嗎?生是實有嗎?死是實有嗎?苦是實有嗎?樂是實有嗎?既然一切法非實,是以第一義諦故,說一切法虛妄。這在《中論》中作了說明:「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這是指不能離世諦而高談第一義諦,世諦脫離第一義諦則般若不生,以世諦所認為的實在第一義諦看來皆是非實,然則第一義所以為的非實是實,而非實的實也應該不是實。此為實相亦非實相的教說,稱為「不二解脫門」。

  《金剛經》中不斷出現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古德多有別解,但說穿了,那只是眾生的四種異稱,其實皆指眾生,眾生皆不離此四相。在《中論》中:「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故,說眾生無所有。」以世諦的角度而言,菩薩的度化,是有眾生可度的,而以第一義而言,眾生無所有,便無有一眾生可度。這也是《金剛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以世諦說,菩薩當然是度化眾生的,但以第一義說,所有一切眾生非實,自然無有一眾生可度化。此後段言:「須菩是,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說,菩薩應有的般若空觀,是不會實執有眾生可度,若以為有眾生可度,菩薩即有人我等四相,不與法空慧相應,這就不是菩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