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乘佛教經典的特色,其內容有如特效電影。青色青光、白色白光;城闕宮殿,萬般莊嚴;百千萬億菩薩,乘祥雲集;一切天龍八部皆來護持,受苦眾生一聞佛名號、或佛光所照、皆速得離苦,疾證菩提的不思議境。

  這比照原始佛典阿含經典「一時,佛在某地,告諸比丘,當如何如何……」。這樣的初期經典確是單調的多。而原始佛典中的聽法人物,大都是比丘、大長者、居士。而不如大乘經典那樣動不動就百千萬億菩薩,八萬四千天龍阿修羅。

  為何知期聖典與大乘經典的描敘方法有如此大的差別,乃至於聽法的人物與數量亦有極大的不同,背後有許多值得細細探究且耐人尋味的原因。這是任何一位研讀佛典的大德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經典的內容法義,又是否跟著這樣的經典「特效」而有所變化或發展呢?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佛教中的「咒水」,一般佛教徒是相信咒水功用,減輕業障、病苦得癒減輕、身體漸康。佛子喝起咒水與其他的一般水相比,咒水似乎也是甘甜的多。

  往往有人認為這樣的咒水不過是心理作用、是迷信的。

  但近代曾有一本書,作了一項科學的實驗。首先取了兩杯水,找一個人不斷的稱讚其中的一杯了,同時對另外一杯了則是不斷的責罵。之後將兩杯水冷凍結冰,再取出用顯微鏡觀察,受稱讚的那杯水的結晶是美麗的,而另外一杯受責罵的水是支離破碎。

  於是咒水的效力,也依此得到某種程度上科學支持。在咒水的養成過程,是對水持咒,音聲持咒與意念上的持咒,佛教所持咒或許是神秘的,但說破了只不過是藉由音聲特定文句的念頌為媒界,藉此引發其背後良善的意念。如持大悲咒,藉由大悲咒文的內文意聲,在持誦的過程引發大悲心相應的意念(希望眾生得離苦的意念),這是善的、是正面的、以無私的心期待眾生得離苦。於是咒水的效力,是藉由善的身口意三業而產生的正面能量。就如顯微鏡上那結晶美麗的咒水。

  佛教中的咒水,也有許多種,常見的如「大悲咒水」、「藥師咒水」、「楞嚴咒水」等。於是有人疑惑,倒底那樣咒水比較有效?這是俗化的,咒水成了專櫃上的保養品。根據前者的理論,咒水的效力大小在於善業的深淺,一個煩惱粗重的人持的咒水恐怕是不甘美的,一個真心希望眾生得離苦得安樂的人,那麼這樣的咒水就想必甘美無比。

  所得結論咒水其效果多少是可以肯定的,而咒水效力的大小是在於持咒者善心善意的清淨程度而定的。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西方的宗教史上,科學的發展一直是天主教教廷背上的一根剌。從科學發展的早期,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始,科學就不斷的挑戰宗教所稱的真理。一直到今天,西方神學多少還有排斥科學、壓抑科學的行動出現。

  某部份宗教信仰者認為科學是人心墮落的源頭,就像古時沒有核彈,所以理所當然沒有世界大戰的恐懼與危險。於是一切罪皆由科技進步所起的。

  在佛教的眼中,是如何看代科技的進步和昌明呢?

  科學,是世間法,是人世間的產物,為器界所有的。而眾生生於這器界,在佛教中如此出世態度濃厚的宗教中,也還是沒有忽略人間器界的相依相待的不可分割性。

  在聲聞佛教中,以出家人為中心的,是過這精進辨道解脫生死的生活,而緣覺根性的更是依阿蘭若而住,於是世學科技對這二類的聖者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但到了大乘佛教,講究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的菩薩乘中,世學科技重要了起來,世間人仍須世間法來度之。

  如《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云何菩薩自性慧。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明處。」由經中所知菩薩所必須具備的五明,其中的醫方明和工業明即現代所稱的醫藥學和工業。同段經論又言:「云何菩薩一切慧。當知此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此二略說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於是可知此五明能隨覺通達、決定善巧、作一切有情利益。

  在《大乘莊嚴經論》卷五:「菩薩習五明總為求種智者。明處有五。一內明。二因明。三聲明。四醫明。五巧明。菩薩學此五明總意為求一切種智。若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種智故。問別意云何。答解伏信治攝為五。五別求如其次第學。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已說求明處。次說求長養善根。」其中所言「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即說明了醫明與巧明能攝一切眾生。

  於是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學發展本身為過患與否尚須深入討論。但佛教重視的是科學的運用者的人心清淨染汙。如同一個醫生,很多人直覺任為醫生可以救很多人,但其醫者無視病患之苦而只知追名逐利,那這樣的醫生有同等的能力害了很多人。

  大乘佛教所說五明,但其背後亦有更重要的菩提心所依相待。菩薩所習的五明運使仍不離大乘佛法的三心「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若不依此三心,為眾生而行使五明,那也只是世俗賺錢的工具,稱不上高尚的菩薩萬行。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聲聞佛教為主要的,是求自我生死的解脫,現證涅槃,不再生死輪迴是修行的駐主要方向,是第一要務。也因此常被大乘佛教評悲心不足、不肯度眾,是自私自利的行為。

  但在大乘佛法中,最廣受歡迎的,無非的彌陀信仰,幾乎人人都講往生,求生西方極樂,永不受輪迴苦。雖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的產物,但人人求生極樂的修行方式和聲聞佛教急求涅槃有有什麼不同?

  是以現今北傳佛教常以大乘法自居,但事實上皆行小乘行。以為唯有念佛是修行,其他的慈善修福、閱藏修慧都不是修行。念佛功德通通是迴向西方莊嚴佛淨求自我的往生順利,而不為眾生發下片福之心。以這樣的方式說自已是大乘行,是很難得到信服的。

  佛教徒應重視現實人間的努力,見到人身的殊勝之處,積極在此世中修福修慧廣度眾生,而非專為自已求得後世之樂。念佛雖也念得,但為眾生發心念佛與只為自已的安樂念佛,恐怕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在娑婆世界中所示的生身,具三十二相的色身。然而佛陀之所以為佛是因為證悟無上正覺的菩提法。在《大毘婆沙論》說:「今顯此身父母生長,是有漏法,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佛無學成菩提法,即是法身。」釋尊要佛弟子歸依的佛,絕對不是有漏的父母生身、有生老病的色身,而是佛的菩提法身。佛陀的生身色身來自於父母,而佛陀的法身是因體見無上正覺的菩提法而成。

  《義足經》說,佛在天上說法,世間的佛弟子都非常想念佛陀,當佛陀從三道寶階回到人間時,蓮華色比丘尼,先佛前禮佛。在《大智度論》卷一一說:「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因須菩提觀諸法空的智慧,等同見到禮敬釋尊的法性身,而蓮花色比丘尼禮的是釋尊的色身而已。

  《佛藏經》引經說:「若人見法,是為見我(佛)。」於是知見佛不在於見到了佛的色身,見法、知法、具有法之智慧,即是見佛法身。

  如《金剛經》所說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無非是在指世間人每每以為見了佛的色身父母生身就以為見了佛,但與佛的法空智相去甚遠,那也不算真正見到佛陀的法身。

  在佛將滅,眾弟子非常傷心,於是佛陀在《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於是說佛的生身雖入滅了,但只要佛弟子體見佛陀的諸法真諦,令佛法廣為流布,使佛法常存,世世代代都有人具備法空慧,那佛的法身就是不滅的了。佛再次的指示佛弟子,佛的生身色身是有漏的,是幻滅的,非真歸依處,只見到佛的色身而沒有佛法的菩提智慧,那也不是真的見佛。唯有體解大道,具諸法之慧,才能見到真正的佛、見到真正的無漏法身。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來藏思想為後期大乘思想的主流,傳至中國後被廣大的中國佛教徒所接受。其思想特點有「真我」「常我」的存在,是有個佛性為眾生本身所恆存的。

  後期大乘思想演變為秘密大乘是有跡可尋的。在中國禪宗依如來藏思想(佛性論)而發展出「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當下開悟」的相關體系下,再進一步發展成為秘密大乘的「即身成佛」。

  而在如來藏思想中,有個「神我」、「真常」存在,與在佛教出世前的宗教思想「梵我」是非常相似的。而如來藏所言的眾生皆有的佛性是不變,恆存的,是「有我」的,這是基於有個真正佛性的「真我」存在,與佛陀原始的佛教所說的「無我」相衝突,與緣起說的因緣假合亦不符,這是如來藏性、後期大乘「真常唯心」思想的弱點。

  是故稱如來藏佛性為方便說,令惡性眾生升起止惡向善的心行,如來藏性之說有著不可抹去的功勞。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禪宗所言的「明心見性」,是被普遍被中國佛教徒接受信仰的「如來藏」思想。

  此一思想是以眾生本具的佛性,與外在的煩惱分別並無相關,外來的客塵煩惱終究只是個「客」,影響不了佛性的這個「主」。

  透過禪的修持,令本來清淨的佛性發顯。使這清淨心明耀、顯現,得以見到本來的佛性,這就是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也就是所言的開悟。

  但「如來藏」思想是方便說,它讓惡重業重的眾生有發心向善的機會、信心、力量。但其不足之處也應該是佛弟子所應見到而不可忽略的事實。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方便易行中,被受廣泛接受與最方便的,無非就是念佛法門。

  一般人的念佛,大多是「音聲念佛」,一句佛號一句佛號的相續不斷。但這有可能雖然在念佛,若沒有攝心,妄念還是紛飛,不過音聲念佛非常的容易實行,有一些的散亂心亦還是可音聲念佛。

  更進一步就是「觀相念佛」,這樣的念佛是觀佛的德相,也就是在這世界所現的外現,觀佛的外相圓滿莊嚴。這樣的念佛就非得有一點「定力」不可,所謂觀相就是類似於想像,若沒有定力,恐怕不容易觀成相的。

  再來是「憶念佛的功德」,佛有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此十號分別說明了佛不同的功德,於是念佛功德除了必須有一定的定力之外,還要非常明了佛的十德內容。

  這無非是方便易行的道次第,由「音聲念佛」逐漸修行一定程度的定力,進而「觀相念佛」和「憶念佛功德」,這是能感信心和懇切的,亦有增長無量功德。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佛菩薩各有本願,如彌陀四八大願、藥師十二願、觀音十二願、普賢十願等。諸佛菩薩等願,都是度眾生的大願。

  但凡夫佛子多少也有些善願,如求生西方那也是願。或亦有眾生曾發下廣度眾生的大願,那也是有的。

  那麼凡夫眾生的願要如何成就?偈說:『福慧資糧力,諸佛加持力,及與法界力』。福慧資糧方面是由自立的方式廣修福業,廣修智慧。再由諸佛的慈悲加被,只要是善求合理的,諸佛必定感應道交。於法界中,一切法的本性本無差別,生佛平等,眾生者有感佛的可能。

  由此三事,就象世俗俚語所說「盡人事而後聽天命。」自身必須努力去廣修福慧,再懇切的善願令佛菩薩慈悲加被。這是自力與他力的結合,佛教中沒有絕對的自力和絕對的他力。

  那什麼才是善願呢?在佛教中的善願不出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煩惱無盡誓願斷(斷惡),法門無量誓願學(修善),佛道無上誓願成。」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智度論》卷三八:「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於世間而言,眾生是有,有苦有樂有善有惡,亦有種種差別相。從第一義(勝義)諦而言卻是沒有眾生,何以眾生無所有?眾生之所以為有,只是因緣合會的有,沒有永恆自體的眾生,而眾生輪迴於六道中,又豈有永恆不變的眾生相。而眾生本生亦不會永遠是眾生,凡夫眾生具有超脫三界成賢成聖成佛的可能,那麼何來的眾生可得眾生。

  這是第一義諦與世諦的不同。但第一義諦並非專門否定世諦。在《中論》卷四:「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俗諦與第一義諦的探討必須同時進行,否則沒有俗諦的基礎進而討論勝義容易落入斷滅,以為什麼都是空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差,那就是邪見的了。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