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法門,是佛法傳播的所必須行使的一些手段。也就是為了使眾生令入佛門而用一些方法。


  每個眾生,有每個眾生得度(得到度化)的因緣,固有不同的方法。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悲心,是大乘佛法重要的一環。佛道的親證,必須先過五十二菩薩位(註:《菩薩瓔珞本業經》)而成就佛果。《觀無量壽經》:「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上文已說過菩薩的工作是自利利他行。但菩薩並不是被逼著去作如此難堪難忍的菩薩行,而是因見眾生所受無量的苦惱逼迫,所生起憐憫心並發起救苦救難的誓願行。

  《觀佛三昧海經》:「悲者見眾生受苦,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極悲苦,遍體雨血,而欲拔之。」《梁皇懺》卷一(皈依三寶第一)取材此三昧經的此段入懺文中:「所以三昧經言。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如破眼目。見已悲泣。心無暫安。欲拔其苦。令得安樂。」簡單的說,所謂的悲心,就是希望眾生不要再受苦的心。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慈心是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悲心是希望眾生除去苦痛的心。並以一切有助於眾生升起喜樂心的因緣(人、事、物)施予眾生,和一切有助於眾生脫離苦痛的因緣施予眾生。

  當然對於一個菩薩而言,化導眾生光是只有慈悲心是不夠的。尚須般若智慧來度脫眾生。有悲無智,使悲心無所伸展,只有憐憫眾生的心(悲心),但沒有令眾生離苦的方法(般若)。那也只能看著受苦眾生乾著急,或因化導的方法錯誤,而將眾生推向更苦的境界。而有智無悲,雖擁有化導眾生的方法,但並不憐憫眾生,不想用以療癒眾生的苦迫。如同一個大富人,空有金銀財寶、家財萬貫,但不肯使用,那金銀只不過是石頭,鈔票只不過是一疊紙。

  是以大乘法強調悲智的並行運用。《大般若經》卷五十一(初初辨大乘品第十五之一):「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布施波羅蜜多?』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發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自施一切內外所有,亦勸他施內外所有,持此善根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波羅蜜多。』」(註:善現是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是以《金剛經》梁太子作經分有(善現啟請分第二))其中又以「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為大乘佛教所強調的,印順導師在其著作《香雨華雲》中有如下的解釋:「以成佛為標極,以學菩薩發心修行為方法的,是菩薩乘(佛乘)。菩薩乘的 特質在:『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菩提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空慧)為方便 』;或『菩提心為因,大慈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

  是以悲心的增長,必由其相對應的智慧令其發揮。而得以成就菩薩行者的自利利他行。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薩,全稱為「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是梵文(Bodhi-sattva)。意為「覺有情」。「菩薩摩訶薩埵」(梵 Maha-sattva)是指菩薩中的大菩薩。摩訶在梵文有「大」之義。如《佛說阿彌陀經》:「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其中目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在其他經中又可見到譯為「大目犍連、大迦葉、大迦旃延」。菩薩摩訶薩。亦被尊稱為「大士」還有像徵即將成佛的「法王子」。《佛說阿彌陀經》:「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地藏經》卷中(利益存亡品第七):「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告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僧肇著《注維摩經》卷一:「菩薩、佛道名也;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智度論》卷四:「菩提名諸佛道,薩埵名『成眾生』或『大心』,是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是名大心。……菩提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眾生故,知一切法實性故,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故,為一切賢聖所稱讚故,是名菩提薩埵。……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

  由上段大智度論可知,菩薩之所可成為菩薩,在於「發大心」「大誓願」,如此心願名無上菩提心,菩提心的內容在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自利利他行。

  菩薩求不為自已的解脫涅槃而求佛道,乃為一切眾生而求佛道。《大品般若經》卷26〈平等品第86〉:「是菩薩摩訶薩為是眾生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從初發意已來,所有布施,為一切眾生故,乃至有所修習智慧,皆為一切眾生,不為己身。菩薩摩訶薩不為餘事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為一切眾生故。」《廣釋菩提心論》卷一:「為欲救度一切有情故。起悲願等力。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為度眾生我即不發是菩提心。」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又稱「佛陀」。「佛陀」是梵文Buddha。意為「覺者」、「覺悟的人」、「覺有情」。佛是人,是有情,但是是已經覺悟的人和有情,而我等凡夫是「迷」。

  佛陀又作「阿耨多羅三貌三佛陀」。梵文為Anuttara Samyak-sam-buddha。意為「無上正等正覺者」。在各經咒中,可常見到譯者直採音譯。如《藥師咒》:「阿囉呵帝 三藐三菩陀耶」《聖無量壽決定光明陀羅尼》:「阿囉呵帝 三藥三不達也」《楞嚴咒》:「南無薩怛他 蘇伽多耶 阿羅呵帝 三藐三菩陀寫」。因譯者不同,音譯後的漢字也不同。但同是尊稱佛「無上正等正覺」的德號。

《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ara-samyak-sambodhi,亦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這裡的無上正覺指的是「智慧」。

佛陀亦十種名號,是讚揚佛的「十種功德」。十號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來十號在諸經中廣泛的出現。《地藏經》:「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藥師經》:「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歹+克)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佛、薄伽梵。』」《佛說大乘無量壽清淨莊嚴平等覺經》:「佛告阿難:『過去不可思議無殃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華經》:「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故佛在說法時,提及他佛名號時,再後亦尊稱讚頌如來十號,表對他佛的尊重和讚嘆。

  如來:意指「如實而來的人」或「由真如而來的人」。《金剛經》:「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真理是如如不動的。如眾生的佛性是本生來俱有的,佛性不從外而來,亦不受外影響而失去。

  應供:盡斷一切煩惱,解脫的聖者,為人作「無上福田」。阿羅漢即以是良福田。佛亦是阿羅漢。在《阿含經》中,尊稱佛陀為「大阿羅漢」。作為人間的福田,受人間供養,另人們在所種下的福田種子,長出福業的果實來。

  正遍知:意譯同「正等正覺者」。佛的知見和智慧,是最圓滿正確的。」

  明行足:明指「智慧」,行是「實踐、體驗」。俱足了智慧和實行覺知的人。

  善逝:意為「好去」。到了樂的涅槃彼岸,而不在此沉淪生死大海。

  世間解:佛不止具足解脫(出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亦具足,以世間慧渡世間人,佛相應不同的世間人根基,而說不同的法與予教化。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調御丈夫:讚佛陀的善教化,善能教調御導眾生的人。

  天人師:為天人和人間的導師。

  佛:「覺者」,能自覺覺他。

  世尊:音譯「婆伽婆」、「婆伽梵」。世間最尊貴的人,為世人所尊崇。

  以此十號彰顯了佛的十種德行。所謂念佛的功德,皆是憶念佛的此十功德。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說的五乘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乘」是交通工具的意思。喻為此在苦海中,乘著般苦的法船,到究境樂涅槃的岸上。

  三乘是出世間法,為斷煩惱以停止輪迴的法門。

  聲聞乘,是聽聞佛陀所說的法聲之義。依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苦、集、滅、道)」而修行,進而以修行四諦斷除生死輪迴的聖人。

  緣覺乘,是以觀察因緣法而成正覺之義。主要是觀「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斷生死。

  聲聞乘證果後,名為阿羅漢。在佛弟子證果時,會宣說偈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自知不受後有。」其主要是說已斷生死輪迴。阿羅漢是梵文,義譯名「無學」。也就是該學的就學會了,已沒有可再學的了。

  緣覺乘成就後,名辟支佛。

  在佛教史上,緣覺乘是少數。佛世時,一切佛弟子皆是聲聞乘,唯有大迦葉是緣覺乘的根器。雖然大迦葉是佛的弟子,但大迦葉曾說,就算佛不出世,他還是可證道。所以一般都將大迦葉列為緣覺乘聖人。

  但不管是聲聞乘的阿羅漢還是緣覺乘辟支佛,在於北傳大乘佛教眼中,只是小乘聖人。而北傳的大乘佛教中較尊崇大乘的菩薩乘。

  大乘和小乘之別再於越大的交通工具,想當然可以載度越多的眾生。小乘(小的交通工具)能負載的,當然就少了。

  然而大乘小乘只是修行方向的不同,大乘重於利人,小乘重於自利。

  一般執持大小乘二邊的佛弟子會互相輕視。

  現今北傳佛教(以印度為中心向北方傳播的佛教)皆為大乘佛法。如中國、西藏、日本等。而台灣承自中國的佛教亦是大乘佛教。

  大乘法(菩薩乘)主張廣度一切眾生,又說要留惑潤生,意思是要把煩惱留著來滋潤輪迴,在六道中度一切眾生。

  但要知眾生造惡業皆由煩惱而起,菩薩乘人若空有悲心,而無法以四諦和緣起的智慧調伏煩惱,是沒辨法度眾生的。一個醫生連自已都醫不好,還救的了多少人呢?

  雖說菩薩要留惑潤生,但凡夫的惑已經多到想斷也斷不了了,那裡還留惑呢?

  北傳佛教中的佛弟子,有很大的悲心,但以四聖諦、緣起法為小乘法,輕視而不肯學之。但釋尊救度眾生是宣說緣起法和四諦來教眾生。現今那些以為四聖諦和緣起法是小乘法而不肯學的人要用什麼化度眾生?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戒是人天法門,也就是說,五戒是構成可以當人與升天的條件。因藉由五戒免除了四性罪所造成下隨三惡道的業力。所以三惡道門自然關閉。而得以繼續留在人間或升天。

  但五戒雖然殊勝,但仍在五道中輪迴,仍是不斷的生死,一世人之後又是一世人,一世天人又一世天人,繼續持五戒可再受生人道和天道。雖可免於三途大苦,卻也免不了輪迴苦。

  是故佛子進一步所持的戒律目的,是為了「出世間」。為了脫生死,阻止輪迴的大輪繼續轉動。持五戒後,不墮三惡道後,腳步站隱了,於是朝「出世法」前進。

  於是佛制「八關戒齋」。八關戒齋的內容,是為了為眾生種下出世之因。在佛教,七眾(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戒律的受持次第,有分「漸次戒」和「頓立戒」兩種。漸次戒就是逐次向上受。三皈五戒是七眾戒的基礎,在逐次受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在沙彌尼求受比丘尼戒前,尚須受兩年的式叉摩那六法。頓立戒,無須先受任何戒即可受之,八戒與在《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的菩薩戒,是在七眾之外的別解脫戒,就算不受三皈五戒,亦可直接來受八戒和菩薩戒。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持戒雖直觀而言,其實唯止惡向善。但加以體查,五戒卻含有無限的悲心。所謂悲心,是同情心的延伸,亦是同理心,推已及人,乃至於一切眾生。

  因自已不想被殺,同樣的一切眾生都不想被殺,而因此不忍以一刀一杖更加於一切眾生。

  故在佛典中言,每稱五戒為五大施。施是布施,云何持五持不僅成就尸羅波羅蜜亦成就布施波羅蜜?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是一般物質的捨施,一切金錢乃至醫藥、飲食、臥具等皆可為財布施。法布施的法,是在於離苦得樂的方法還有解脫知見的弘揚,是法布施。無畏布施是安頓眾生恐懼的心,使眾生內心得到安樂。在《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其實不止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一切諸佛菩薩是施無畏者,一切持戒律的佛子皆是施無畏者。

  施眾生無畏,是使眾生免於恐懼的心。因我持戒殺生戒,而不必怕我傷害;因我持盜戒,而不必怕我侵損盜取財物;因為持淫戒,不必怕我淫污他人乃至其眷屬;因我持妄語戒,無須怕我欺騙;因我持飲酒戒,不必怕我飲酒發瘋。故稱五戒為五大施。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師經》:「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戒十善,是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共法。共法的意思是共同的法門。

  持五戒、修十善,是當人的根本,更是升天、證四聖果(聲聞)、成辟支佛(緣覺」、行菩薩道的根本。

  五戒是「殺生、竊盜、邪淫、妄語、酒」。五戒前四戒屬「性戒」。性戒的意思是就算不是辟佛教徒,沒有受三皈五戒。只要「殺、盜、淫、妄。」,就會墮落。

  而酒本身並不屬惡行。只是飲酒會失去行為控制的能力,容易成為造惡的助緣。而飲酒時也常伴隨著葷食,或是大眾無記、散亂、戲論、嘻笑、放逸、種種聲色五欲中。完全無助於身心性的進化和成長。

  除非以酒為藥路之用,即可開緣。此時,飲酒不以為歡,不以為樂。而是為醫療形體、滋養色身,應用多少就服用多少。

  十善是從五戒而延伸而出。五戒約束的尚只是外在身的行為。十善連內心中的想法意識都必須觀照。

  十善分成「身(行為)、口(語言)、意(內心的意念)」的部分。以「身三、口四、意三」合為十善。

  十善為何。《漸一切智德經.卷一》:「離于殺生(身業)、不竊盜(身業)、捨愛欲邪婬(身業)、不妄語(口業)、離兩舌(口業)、不罵詈(口業)、不綺語(口業)、不貪取(意業)、無嗔恨(意業)、棄邪見(意業)。」

  在《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二》有名十惡,是十善是反面:「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欲、嗔恨、邪見。」

  戒的持法有消極和積極兩種。

  消極面純粹是為斷惡而說,因為畏懼惡果,而勉強自已不造惡業。例如說:有人很想吃肉,可是怕招感多病短命是惡果或是末來世業感地獄,而不去吃肉。

  積極面的持戒是慈憫眾生,見到眾生肉,便興大悲心,不忍食眾生肉,見有眾生級將被烹煮,更會積極的去救護眾生而勸人放生不殺或自已放生。而對眾生無嗔恨心,自然不會惡口辱罵眾生。無貪欲,自然不會邪淫。比起五戒,十善法是積極的多了。

  但不管積極、消極。具足了五戒的戒德,終不墮落。持戒雖說是為了斷惡,但持戒本身就是善行,戒的目的是除了保護自已不落惡道,亦是不將種種惡法加害眾生。不惱害眾生,就是利為了眾生。

  是故說三聚淨(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為一體。無高下次第之差。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的戒律,最重要的,是能使佛法長久住世。

  聲聞戒律中,大多是比較消極的止惡,對於惡法,只要做了,便算犯戒。相對於大乘菩戒律言,除了「不應做的做了」,「應該做的不做」也算破戒。所以大乘菩薩戒更是多了積極修善,入世度化眾生的精神。

  佛世,釋尊制戒,目的是對制眾生煩惱。維持僧團的和諧。

  戒律如何對制眾生煩惱。例如說:我們凡夫都有欲望,但平常那欲望不會顯現,而一看了G片或貼圖,欲望就被點燃,燒無止盡。就好像一杯茶,放久了,茶葉自然沉在底部,您應要去搖它,那茶葉和水就和在一起,混濁不清。

  戒律有辨法使佛法常久住世,是因為戒能使清淨莊嚴,戒的清淨莊嚴在汙垢的娑婆世界,是無有可比的。一個清淨持戒的僧俗二眾,必定受人天尊重敬仰,有辨法統領大眾、弘揚佛法。而佛法才得以藉由這股清流而常存。持戒不淨,自然惹人非議,所說的法,就算是正法,也不能使人信受,因為本身就不清淨,說出來的法就沒有說服力。而佛法的弘通和傳承就受到了阻礙,那就是法滅之時。

  是故:
  《大智度論,二十二卷》:「是佛弟子眾,戒眾具足,禪定眾、智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具足;四雙八輩,應受供養恭敬禮事,是世間無上福田。」

bodybuil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